自公司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以来,科研所将准军事化管理工作与班组管理、现场管理、安全生产流程化管理等有机融合、协同推进,以“严”字当头,将各项要求融入具体工作,提高员工的执行力、凝聚力和战斗力,确保科研试制安全。
严立标准规范。科研所根据公司关于准军事化管理要求制定实施方案,成立准军事化管理工作小组,编制准军事化管理要求清单,确认各岗位操作规程、安全注意事项、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。在作业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,完善各作业场所岗位定员定量要求、操作禁限行为、安全责任清单、制度标准,形成“标准统一、步调一致”的制度保障。并编写单位准军事化管理区域培训资料,组织单位全体人员分批次开展专项培训,组织各岗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。对员工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及时沟通解惑,确保对管理要求的充分理解、执行到位。标准规范立起来、严起来,再落下去,员工们心中多了一把衡量的“尺子”,行为更有章可依,工作也井然有序。
严格班组交接。交接班是员工每日开工“第一课”,为保证效果,科研所将交接过程划分为八个具体步骤,对照步骤逐项按标准执行。员工在指定区域列队,班组长认真落实“一看”“两查”“三讲”,看员工精神状态,查劳保护具穿戴、查设备使用保养情况,讲岗位操作要点、讲岗位注意事项、讲应急处置措施等。接班班长会重点讲解接班班组即将要进行的操作、应知应会等内容,着重提醒岗位禁令,切实将交接班制度落实落细。从高质量交接班开始,为每天的工作定下高要求,以严明的纪律促使员工行为更加规范、工作更有秩序,提升了班组整体的精气神、凝聚力。
严抓现场管理。现场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,科研试制现场按照“有物必有分区,有分区必有分类,有分类必有标识”的原则,随时对各级各类工房进行全面清查,确保物品定置规范、状态清晰,现场环境整洁。员工在作业完毕后及时清理物料,整理工具、文件等,做到工完场清,并立即从生产区域撤离。对于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库房、设备、废物处理等重点风险领域管控,单位定期利用作业会、现场巡查进行指导,各班组坚持生产作业前提醒、生产中相互监督,保证现场管理安全规范。严格的现场管理,进一步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,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,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,为安全科研提供保障。
严查风险隐患。隐患排查作为安全生产流程化管控和准军事化管理的重要内容,科研所充分发挥员工参与的主动性、积极性。各级管理人员成立安全风险再辨识再评估小组,对各条科研试制线全流程逐工序、逐岗位按照人力、设备、工艺、现场作业环境、安全等专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,各岗位员工对照安全生产流程化管理有关要求排查风险,进一步查缺补漏。全员协作,完成各岗位事故树评估,制作风险矩阵图,制定应急处置方法,让员工对身边的危险认识到位,对应急处置措施掌握到位。通过严查隐患,进一步提高了风险管控能力,遏制安全事故,让科研试制的道路多一分通畅。